注册 登录
荷乐网 返回首页

Easylive的个人空间 https://www.gogodutch.com/?8000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北京贵校 哈雷公学 有钱难进 有关系亦难

已有 682 次阅读2012-9-27 05:51 |个人分类:天上人间|系统分类:生活| 北京, 关系, 学费, 贵族

北京英国贵族学校 年学费20万 贵在有钱难进

http://edu.qq.com/a/20120927/000056.htm

 

这间哈罗公学北京分校,就是继在曼谷设立分校之后,哈罗在亚洲开办的第二所学校。

 

2012092707:34新华网我要评论(8)

 

居民区里的贵族学校


一家每年学费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英国贵族学校,却委身于北京北三环安贞西里这个老旧的居民区里,哈罗公学因此很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关于这间英国学校,人们知道得最多的或许就是它与伊顿公学齐名,是英国贵族学校的代表。而如今,在北京也可以看到它那漆成蓝色,绘有其特有的草帽标志的校车出没。


这间哈罗公学北京分校,就是继在曼谷设立分校之后,哈罗在亚洲开办的第二所学校。


意大利人亚力桑德罗自从哈罗公学在北京设立分校开始就在此工作了,他教授的科目是艺术,从2005年至今已有7年之久,用英国同事的话来说,他已经成了这里的一个“老家具”。在那之前,他也曾在中国的大学里做过老师,不过他更喜欢这间英式学校的氛围和理念。“在这里会比较自由,学生也可以被鼓励进行各种尝试和创作。你看到走廊上的学生作品了吗?有些真的很优秀。”亚力桑德罗说。


的确,在大厅和走廊的墙上,可以看到不少高年级学生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另外,还贴满了各种通知单和国际夏令营和兴趣小组的广告。走廊里,不时走过身穿哈罗蓝色制服的学生——跟在英国的本部只招收男学生不同,为了适应外国国情,哈罗在外国的分校也招收女生,因此,还特别设计了带裙子的校服。透过一间教室的窗户,可以看到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数学课,看起来跟英美校园剧里的场景一模一样。

 

学校大厅


“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是标准的英式教育。”学校市场部的颜国威告诉《世界博览》记者,“学生以后可以毫不费力地融入国际环境中去。”在此学习的大多是在华工作的外国高管或是外籍华人的孩子。由于在中国生活数年之后将会返回母国,又或者之后他们将直接赴海外留学(微博) ,学校正好可以提供一个可以和英语国家的教育和语言完全接轨的环境,这一点,甚至从学校的中国大厨说话都带着伦敦音也可以看出。


学生们毕业以后基本上都是去欧美留学,而在大厅的墙上还可以看到学生被剑桥大学等名校录取的榜单。据颜国威介绍,这里就是英国哈罗公学的翻版,教学大纲、课本和课程完全一样,连学生的试卷都会送往英国进行统一的批阅。在课程方面有所不同的是这里会多一些中国文学历史方面的特色课程。


这间学校还有一个特点是会有更多的亚裔学生,“我们这里韩国的学生很多,当然还有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亚力桑德罗说。亚裔的学生和欧美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吗?在亚力桑德罗看来,或许亚裔的学生一开始在语言上略有问题,不过他们很快就会非常适应英语的环境,一般人想象中的羞怯沉默之类的问题却不大存在。

 

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快乐的交流


实际上,他有时会带着学生去校外的居民区去看看,熟悉一下邻居们的生活,当他鼓励学生们去和这些大爷大妈聊天的时候,他们都同样感觉很紧张害怕。“很多孩子都是家境不错的,他们接触外界的机会反而不那么多。”亚力桑德罗说,“倒是小区居民们对这间外国贵族学校见怪不怪。”但是,时间长了,这些穿着一本正经校服的学生在小区里已经混得很熟,还不时去外面的小馆子吃饭。


光有钱上不了公学

英国的哈罗公学,一年的学费约为2.5万英镑(1英镑约合9.8元人民币),而在中国的分校,一个学生读完七年的课程所需要的学费是110万以上人民币,还不算各种夏令营、兴趣活动等花销。或许对于殷实的家庭这不算什么,但是这贵族学校却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上的。


首先国籍就是一个门槛,哈罗公学的北京分校所招收的是11~18岁学生,只限外籍。另外,学生进校还得经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测试包括英语、数学在内的各项能力,符合哈罗公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后才能录取。

 

俯瞰哈罗公学像一座古堡


高昂的学费和苛刻的入学条件是像哈罗和伊顿这样的贵族学校的一贯特点,不过学生在此可以学习自然科学、数学、经济学、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在艺术和体育方面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搞的完全是精英教育。


再看看哈罗公学的历史,就不难理解在此情况下为何还要那么多的权贵和富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公学了。在哈罗的毕业生中,既有像诗人拜伦这样的“文艺青年”,又出过张伯伦、丘吉尔等7位英国首相,连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也是出身哈罗,威廉王子的弟弟哈里也曾就读于哈罗公学,谁不想成为这些人的校友呢?

 

贵族学校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农民


当然,齐名的名校之间通常看不顺眼,就像剑桥和牛津之间每年会有赛艇比赛,伊顿和哈罗之间也会搞板球比赛。但是最有趣的,贵族学校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农民——1572年,依照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的王室规章,哈罗小镇农民约翰里昂建立了哈罗公学,为当地的农民子弟提供教育。


令亚力桑德罗有些遗憾的是,他所赞叹的这个能与普通居民充分交流的学校环境即将发生改变。因为在不久之后,这间哈罗公学就将与在通州区的低年级部合并,搬到位于北京市五环外的顺义新校区,以满足不断扩展的学校规模。


事实上,哈罗公学在亚洲的拓展非常迅速,尽管有评论质疑这种海外扩张不利于学校的声明和质量,但是在2011年的4月,哈罗公学再次宣布将在香港的新界屯门区开设分校。这或许反映了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带动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期许,在钱包鼓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少年时代就可以得到精英级别的教育,然后更加直接和容易地进入国际名校就读。而哈罗公学正好给这些迫切的家长提供了一个机会。


评论 (0 个评论)

返回顶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