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荷乐网 返回首页

dania的个人空间 https://www.gogodutch.com/?556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洛阳牡丹花会~

已有 201 次阅读2009-4-21 09:25 |个人分类:推荐

 
09年牡丹花会~
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开始了,这是我长了19年第一次不在家看牡丹~悲伤想家呢~  妈妈早上给我发的照片~今年的牡丹花~真的好美哦~牡丹雍容华贵,

O(∩_∩)O~荷包牡丹的传说: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刘师阁”的传说: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弟,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出家时,少女将原来家院里亲手种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佛教、洁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长得非常茂盛、美丽。一株着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楼,白色微带红晕,晶莹润泽,如美人肌肤,童子玉面。观者无不赞其美,颂其佳,故每逢四月,众多信女纷纷前来此庵拜佛观花,且以花献佛为乐,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刘氏居之阁下”之手,故名为“刘氏阁”,又叫“刘师阁”。后来,此牡丹品种又传到四川天彭、山东菏泽等地,芳香远播。

  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至武则天当了皇帝,与一年冬天,至上苑饮酒赏雪,酒后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余花都开了。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大怒之下,一把火将众牡丹花烧为焦灰。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仍至洛阳邙山。洛阳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武则天将牡丹扔到洛阳邙山,欲将牡丹绝种。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人们纷纷来此观赏牡丹。

   “万卷书”的传说: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又名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秋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歹刘黄”的传说:古时候,洛阳附近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他自小爱花如痴,种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陆军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为他花种得特别好,常遭顽童袭骚。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歹刘”。这样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说起“歹刘”的种花技艺确实不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过“姚黄”,众乡邻惊叹,富贵人家以金银相求。当时黄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进行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苛种,成为一种时尚。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流传下来。

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 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哈哈~还有要讲一个洛阳的骄傲~牡丹燕菜~

牡丹燕菜又称假燕菜,牡丹燕菜主料系洛阳东关出产的大白萝卜。这种萝卜经过几道工序精制,其形状、口感、色泽都与真燕菜相似。牡丹燕菜为洛阳水席中的第一道大菜。

  牡丹燕菜的传说:相传女皇武则天一次到龙门视察佛雕工程,适逢萝卜上市季节,有人献给她一个几十斤重的水灵灵的大萝卜,她令御厨做成菜,御厨把它切成丝,拌粉清蒸九次,配以鲜味汤汁,女皇食后赞不绝口。又看它形似燕窝,精莹透亮,即赐名"燕菜",流传至今。

  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名厨王长生、李大雄精心制作燕菜招待,两总理食后同声称绝。因菜中雕有牡丹花,周总理风趣地称它为"牡丹燕菜"。从此洛阳"牡丹燕菜"誉满中外。

想想去年我和妈咪还一起去赏花~嗨~好想家~

去年的时候的我,

最后想说~洛阳我骄傲!!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ukshop 2009-4-21 14:44
哈哈 还是河南老乡,更不得了啦,美女老乡 哈哈
回复 dania 2009-4-21 17:06
ukshop: 哈哈 还是河南老乡,更不得了啦,美女老乡 哈哈
真好~又认识一个老乡~呢~之前我发帖~你有没有去报到?MM你家哪的?
回复 dania 2009-4-21 17:06
ukshop: 哈哈 还是河南老乡,更不得了啦,美女老乡 哈哈
下次请你去吃牡丹燕菜~
回复 ukshop 2009-4-21 21:26
哪个帖子?我看看去报道。
回复 dania 2009-4-22 08:42
ukshop: 哪个帖子?我看看去报道。
在橙色友人里~我去找找~叫做~河南的进来一下~O(∩_∩)O哈哈~
返回顶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