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星期六 NOS报道了一条新闻“荷兰从各医院召回60万个中国口罩”,并以这样的标题弹出在订阅用户的手机上: 这条新闻称这批口罩不符合FPP2和FPP1的质量要求;文中埃因霍温卡特琳娜医院的一位发言人说:这批货物被立即拒绝了,市场上有很多垃圾,有人试图利用当前的危机以高价盈利。 当晚,该新闻在华人圈引爆,众说纷纭,内部各站两派: 支持祖国阵营 VS 相信荷兰媒体的专业性 3月30日,星期一 中国驻荷兰大使徐宏回应,中国使馆已第一时间与荷兰外交部、卫生部联系,了解核实荷方从中国采购的部分口罩不适宜重症病房医护人员佩戴的问题。 徐宏强调,中国支持包括荷兰在内的各国抗疫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努力挽救更多的生命,不存在某些人所说的“地缘政治考虑”。合作过程中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可以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而不应作政治化解读。 同日,荷乐网在推文中报道该事件,呼吁“无调查不发言”在荷华人理智对待。 3月31日,星期二 荷兰媒体AD发出一篇名为“比利时也收到大量无法使用的口罩”的新闻,并在副标题中写有“比利时报纸De Tijd报道,比利时政府上周向康复医院分发的100,000个口罩被证明无效,它涉及从中国进口的口罩。”字样 但是点开文章就会发现,所提到的口罩并不是中国来的,其实来自哥伦比亚!而这条信息被清晰、清楚、醒目地放在正文的第一个标题! 既然不是从中国进口的口罩,副标题为何写来自中国?既然是其他国家进口的口罩为何还要特意注明“不是来自中国”?这种标题党是否欺人太甚!? 4月2日,星期四 中国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众媒体前就荷兰媒体报道从中国进口的口罩出现质量问题做出回应。 调查结果为这批口罩是个人防护用口罩,非医疗用类型。有关企业出口时也做了明确说明:非医用口罩不能用于医疗用途,更不能用于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护人员。 外交部同时回应,根据中方有关部门了解,这批口罩是 荷兰代理商自己采购的, 中方企业发货前已告知荷方此批口罩为非医用口罩,出口报关手续也是以“非医用口罩”名义履行的。 中国官方的态度 商务部强调:我们希望国外采购方选择在我国药监部门注册的产品供应商,并在产品使用前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严格按照产品适用范围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口罩分为不同的防护标准和等级,也有日用防护和专业医用之分。当前,各国急需防疫物资,我们善意提醒使用方在购买和使用之前仔细核对产品用途和使用说明,以及是否符合采购方的使用标准,避免急中出错,误将非医用口罩配用于医用。 个别媒体在未弄清事实之前, 炒作所谓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是不负责任,这样做也不利于国际抗疫合作。
不需要一上来就批斗
A对还是B错,
兼听各方面的观点
如果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全面
又如何知全貌?
况且这世界怎可能是黑白分明
非对即错的呢?
他们宣称
新闻来源:NOS,RIVM,AD,环球时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