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RIVM官方数据,今日新增1172人被检测出新冠状病毒(COVID-19)呈阳性。这使荷兰累计确诊人数达到8603。自上次更新以来,新增112名患者死于COVID-19。荷兰累计546人死于该病毒。正如昨天报道的那样,入院患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的增长低于没有采取措施的预期。如果曲线继续发展,几天之内就可以确定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保持距离,限制社交接触,洗手等)是否有效。

确诊最多的省份仍然是北布拉班特省,共有2488人确诊。但是,该省的新增住院人数正在下降。其他省份,南荷兰省有1249人确诊,北荷兰省有1235人确诊。以上两省和海尔德兰省,入院人数增长相对较快。在弗里斯兰省和德伦特省是荷兰感染最少的省份,分别有83和81人检测呈阳性。


早上看到这条消息,斗斗差点激动的从床上跳起来。(是的没错,你们的斗斗现在每天都是在床上码字的,姓不姓胡?)提起韩国抗疫,很多橙子可能都还停留在“邪教毁一国”的阶段。脑海里浮现出一群韩国大爷大妈聚在一起不戴口罩拜邪神,全员毒王的场景。2月底,韩国爆发新冠疫情,其中绝大多数案例集中在新天地教会活动的大邱地区。邪教成员拒绝佩戴口罩,认为“对神不敬”,上千人同时在封闭空间中进行礼拜,导致病毒大规模传播,韩国快速成为除中国以外确诊最多的国家。
3月1日,首尔政府就以杀人嫌疑向检察厅控告新天地领导,指控他们涉嫌妨碍抗疫。
但实际上,如果把诸国抗疫看成一次全球统考,那韩国大概属于“睡误了上半场,却用剩下的时间奋起直追,最终考了前三名”的典型。截止到3月27日12:00,韩国累计确诊9332人,死亡139人,新增仅为91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韩国的确诊率经过“邪教大爆发”后快速下降。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在管控疫情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和多数国家相同的严厉措施。尽管是在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地区,韩国也没有采取封锁措施,商场正常营业,人们正常工作。那么作为一个温带国家,韩国是如何在没有热带气候的帮助下,以最小的代价快速控制住疫情的呢?
韩国的新冠检测率为全球最高,每天可以测试2万人,人均测试率是美国的40倍以上。
(特总统竟然好意思和韩国比测试总量,真是太有态度了)韩国有4家企业生产检测试剂盒,每周生产10万至50万份,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韩国的测试能力,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试剂盒不足的情况。除此之外,韩国建立了一个由96个公立和私立实验室组成的检测网络,这些实验室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转。
除此之外,韩国境内还有600个检测中心和50家免下车监测点,避免了疑似患者集中在医院。整个检测的过程只需几分钟,人们接受检测后就可以离开,稍后会有短信通知检测结果,及下一步的措施。更重要的,韩国还有着全球最高的检测准确率,为98%。这意味着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在做第一轮检查时就可以得到明确结果,不需要double check。无限测试+超高准确率,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韩国排查疑似的速度。
一旦检测结果呈阳性,卫生部就会追溯患者最近的活动,检测所有的密切接触者。这保证了医疗部门能尽早识别传播网络,确定扩散路径。在MERS疫情期间,韩国开发了追踪接触者的方案,即卫生官员用摄像头、信用卡和GPS数据记录、追踪病人的行动。为此,韩国特意修订法律, 在应对传染病危机时,将社会保障置于个人隐私之上。
一旦发现新的病例,韩国人的手机就会震动,发出紧急警报。网站和APP每分钟都在详细报告受感染者的出行时间表,包括他们乘坐的巴士、上下车时间和地点,甚至他们是否戴口罩。被认为可能会遇到病人的人,会立刻被敦促到检测中心报到。确诊之后,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医生会决定居家隔离、集中隔离还是送往医院。被要求进行自我隔离的人必须下载另一款应用程序,如果病人冒险脱离隔离状态,它会向官员发出警报。违规罚款可达2500美元。
韩国注意到,中国大规模建设方舱医院以后,新增感染率快速下降。
在武汉,患者分为四类,密切接触,疑似,轻度患者,中、重度患者。中度和重度患者会被送入医院,轻度患者则在方舱医院隔离。
疫情初始,韩国就提出应当学习中国,把体育馆、学校等大型场所改造成特殊特隔离中心。
这样一来,大量检测+排查接触者+集中隔离就形成了抗疫链条。如果把感染者比作一个水库,那么感染能力就像入水口,检测+隔离就像出水口。
只要检测+隔离的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率,就一定会有清零的一天。德国正是注意到了这一模式的高效之处,正在计划效法韩国和中国。既然隔壁德国都考虑采取这一措施了,那么我们大荷兰转型是不是也近在眼前?
德国准备效法韩国的消息一出来,荷兰本地媒体NOS立刻就此事采访了RIVM。
荷兰目前的测试能力接近每天2000次,这就意味着,超出2000的疑似患者无法得到测试。
实际上,即便是在医院,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经过了PCR测试,一些患者仅接受了CT扫描。
3月20日后,荷兰进一步收紧了测试政策,只有易感人群才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包括WHO在内,许多国际声音指责荷兰违反了“测试、测试、再测试”的WHO抗疫原则。NOS记者质问RIVM,为什么德国就能大规模测试?在不测试的情况下抗疫,这是WHO口中的“蒙着眼睛战斗”,荷兰是睡着了么?RIVM表示,很遗憾,荷兰当前并不具有德国的测试能力。
德国的测试能力为欧洲最强,约为每周20万次,同时,德国拥有欧洲最多的ICU床位,其中大多数同时配有辅助呼吸设备,确保所有确诊患者都能接受最佳治疗。
然而荷兰的测试能力,很大程度上被材料短缺限制住了。RIVM发言人解释,荷兰约有40家实验室可以进行测试,当前实际运营的有34家。
但问题是,这些实验室中80%至90%的设备使用的有关材料被一家公司垄断:瑞士Roche制药公司。Roche公司(罗氏)能够生产实验室执行新冠测试的仪器,欧洲的许多医院都使用罗氏的测试设备。
如果要使用这些设备,就同时需要购买其他罗氏产品,例如移液器,塑料板和测试液体。但是由于新冠危机,全球对测试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Roche暂时无法提供所有必要的测试材料。RIVM表示,他们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正在试图解决。这周RIVM细化了隔离策略,要求所有发烧的人及其家人都要在家隔离,这就类似于韩国和中国要求所有确诊阳性的人隔离。既然没有能力测试,那就把疑似当确诊,隔离所有疑似。卫生部正在努力试图改变市场被垄断的情况,并正在着手推出“快速测试方案”,Roche公司也在尽快生产快速测试设备。RIVM和Erasmus MC目前正在对其可靠性进行测试,研究最晚会在下周公布。得,又是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故事,市场垄断引发的血案。这样来看,大家也没必要指责RIVM了,测试能力不足是硬伤,这点不会以政府意志为转移。只能寄希望于科研界,尽快发现新的测试方法或者研发疫苗;又或者,希望亚洲分队尽快结束战斗,来协助欧洲战场。
无论国家层面的战略如何,橙子们都要注意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少出门。
斗斗坚信,只要我老实呆在家里,确诊数字就追不上我!
也可以试试在公众号内回复:实时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