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他们画的梵高在荷兰卖出高价,自己却只能过艰苦的生活

文 | 蔡晓晶

说起梵高
大概每个人都知道
他是来自荷兰的著名画家
可是远在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生活着一群画工
他们与荷兰 与梵高
有着特殊的联系
在现实和艺术的夹缝中
经历着平凡而又异样的人生
[attach]1235867[/attach]
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纪念品商店的门前挂着大幅的梵高自画像复制品。

几名中国游客停下脚步,华人店员熟练地招呼他们。

然而,游客没有进去挑选纪念品,只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知道这是谁画的吗?”
[attach]1235866[/attach]

中国深圳,大芬村。

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画商黄江来到这里,开始经营西洋油画复制的生意,到今天,临摹名画已经成为大芬的招牌。
[attach]1235873[/attach]

在简陋、拥挤的画室里,一幅幅世界名画的复制品从画工的手上流向市场,甚至运往国外。

赵小勇是大芬画工中的一员,临摹梵高的画作是他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他只有小学毕业的教育水平,却因为谋生的需要和最伟大的艺术终日相伴。
[attach]1235887[/attach]

在日复一日临摹的过程中,赵小勇的心中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到荷兰看看梵高的作品。
[attach]1235871[/attach]
他说,画了这么多年梵高,都是对着照片、印刷品临摹,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真迹,这样才能更深地体会梵高的画。

就在他下定决心的时候,却遭到了妻子的反对,理由是“没有钱”——作为画工,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出国的费用对他们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

然而,“看看梵高真迹”的心愿太过强烈,几番犹豫之后,赵小勇最终和几名朋友结伴来到荷兰。
[attach]1235875[/attach]

在准备出行的日子里,赵小勇表现得非常激动、开心。

可当,他真正抵达荷兰,在纪念馆商店看到自己画的梵高时,他的心情开始变得复杂。
[attach]1235879[/attach]

“你知道这是谁画的吗?”他问店员。

店员愣了一会儿,疑惑地说:“是你画的啊?”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又接着说,“那你一定认识我老板。”
[attach]1235878[/attach]

这家商店的老板正是赵小勇的客户。

赵小勇一直以为他经营的是画廊,却没想到是卖纪念品的。

而纪念品售价和批发价格相差巨大,令赵小勇陷入沉默。
[attach]1235886[/attach]

更大的震撼来自梵高博物馆。

在亲眼看到了梵高的原作后,赵小勇突然意识到,梵高的一件作品的价值,比他复制10万幅要高得多。
[attach]1235880[/attach]

他开始质疑自己——他是一个画家吗?
还是说,他只能做一个复制别人的画工呢?

梵高博物馆、疗养院、咖啡馆和梵高的墓碑让赵小勇完成了一次艺术的朝圣,唤起了他的自我觉醒和反思。
[attach]1235876[/attach]

可是回到大芬拥挤的画室里,艰辛的生活依然摆在他的面前。

荷兰之行让赵小勇开始重视原创的价值,然而迫于生计,他每天仍然要花费大量时间复制名画。
[attach]1235883[/attach]

对于无数处在同样环境下的大芬画工而言,这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两难问题。

未来何去何从,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答案。




《中国梵高》这部纪录片由余海波、余天琦父女执导。历时6年,记述了深圳大芬村画工赵小勇等人的真实生活和艺术认知。
[attach]1235868[/attach]

2016年11月20日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首映。
[attach]1235869[/attach]
该片曾获得第五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唯一的“最佳中国提案奖”。


荷乐网原创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配图由《中国梵高》导演及团队提供

返回顶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