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210297[/attach]
当地时间8月8日下午3点,现年82岁的日本天皇明仁发表电视讲话,
称自己年事已高,将不能履行作为国家象征的职责,暗示将在“生前退位”。
[attach]1210298[/attach]
明仁天皇在讲话中表示,自从做了两次手术(编注:分别在2013年与2014年)之后,就开始感到自己健康状况逐渐变坏,
从那时起就对未来是否仍能完成职责而感到担忧。
日本宫内厅今年5月公布的资料显示,明仁天皇平均每年要出席250个公开会议,
并在国内外进行75次外出访问。而从今年起,有超过100多场公开会议已由皇太子德仁代为出席。
日本现行的《皇室典范》不允许天皇生前退位,不过消息指日本政府和朝野各党都倾向于支持对《皇室典范》进行修订,
目前已进入协调阶段,最早将于明年的例行国会上进行讨论。
日经新闻在8月5日曾引述消息指,由于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不能发表政治论述,而“生前退位”的提法必然涉及到对现行法律的修订,
因此明仁天皇在演讲中并不会直接提及“退位”两字,但他退位之意已非常明显。
[attach]1210299[/attach]
早在7月13日,日本放映协会(NHK)就引述消息,称明仁天皇已将退位想法告知皇后美智子、皇太子德仁和二皇子秋筱宫文仁亲王,并得到理解和支持,
不过这一消息随后被负责日本皇室事务的宫内厅次长山本信一郎否认。
据媒体报导,日本朝野各党中,自民党、**、社会党都已基本同意修订《皇室典范》以因应天皇退位。
保守派组织“日本会议国会议员恳谈会”也认为必须尊重天皇意志;共同社、朝日新闻、日经新闻的民调也显示,日本民间对天皇退位的理解和支持率达到七成以上。
对于《皇室典范》修订进程,日经新闻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指,政府自6月起就成立了由官房副长官杉田和博为首的秘密专项小组,
探讨修订《皇室典范》的方向,希望能在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日前完成修订草案,在明年1月开始、持续150天左右的例行国会上正式进行讨论。
日本历史上124位天皇中,有过半都选择“生前退位”,但都是在明治时代(1867年至1912年)以前。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1947年公布新的《皇室典范》,正式确立现行的君主立宪制体系,即天皇不再拥有实权,而成为国家和人民的象征。
正是这部《皇室典范》规定了皇室继承应以天皇驾崩为前提,若天皇因病或事故无法参加国事活动,应由其他皇室成员临时代为参加。
对于为何作出这项规定,时任宫内厅次长在1984年曾于国会表示,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违背天皇意志的强迫退位发生。
此外,如果天皇退位后将会出现太上皇,恐生弊端。
时隔近200年,明仁天皇在新《皇室典范》下提出“生前退位”,民间猜测原因有三。
最为外界认可的原因,是明仁天皇年事已高且多病,已不能承担国事公务。
82岁的明仁天皇近年来一直饱受健康问题困扰。2013年,他因肺支气管感染住院治疗,还接受了前列腺癌手术;
2014年,他还曾因心脏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今年2月,他又因劳累患上甲型流感,而不得不放下公务休养。
日经新闻指,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即2015年8月15日,明仁天皇在出席日本战役者追悼会上曾搞错默哀和发表讲话的顺序,引发舆论争议。
他曾在2015年12月的生日记者会上称:“我越来越常受到年纪的影响,有时候会在一些活动上犯错。”宫内厅已于今年5月表示,将缩减天皇部分公务。
还有猜测指,天皇希望早日把皇位传给太子,德仁皇太子今年已经56岁,超过了1989年明仁天皇即位时的年纪;
此外,多家中国官媒引述学者表达担忧,称明仁天皇作为“相对的和平主义者”,对安倍晋三主张修宪和提出安保法的政策有所不满,退位是为表达态度。
不过日本大学副教授日吉秀松就指,这种想法只是牵强附会。
新闻来源:端传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