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星期,江城武汉已经完全占领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这样猛烈而来的洪水,总是让有经历的人回想起了1998年的那一场大水。
然后,关于其他国家如何对抗洪水的科普帖子就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
前两天,小编看到了一篇辟谣德国抗洪神器的帖子,
很真实的解说了所谓的德国抗洪神器,到底是什么,用来干什么,
以及德国这次洪水的具体情况、抗洪方案,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戳下方超链接,看看全文。
来自:【德国神话辟谣贴】什么德国抗洪神器,你们是出来搞笑的吧
大家都知道,荷兰的海拔低是全世界出名的,
而水利工程和技术也可以说举世关注。
于是最近朋友圈里关于荷兰抗洪工程、抗洪技术的帖子,
也是受到了火爆转发。
可是,这些热帖里的那些荷兰抗洪神器、抗洪方案,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用?
小编觉得,可以跟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荷兰海拔低容易发洪水,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但是,这里说的洪水,跟现在中国长江流域,
又或者是荷兰与德国正在面临的洪水,是不同的!
Netherlands这个词在日耳曼语里的原意,就是低地。
荷兰本土几乎一半的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
荷兰常年所受的洪水威胁,来自于海拔的高度差,
直白点说,就是荷兰有可能会被海水给淹没!
比如,荷兰上一次大型洪灾发生在1953年(如上图),
起因就是荷兰西部的北海海水在大风影响下冲破堤坝,
淹没了低海拔地区的国土。
所以,荷兰人建造围海大坝,排出海水,
通过各种大型的水利工程抵挡海潮,
动用一切的智慧与科学技术,以免荷兰国土受到海水的威胁。
而在现阶段,淹没中国、德国、荷兰各个城市的洪水,
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内涝。
简单来说是由于短期之内自然降水量异常的多,
超过了我们的土地以及城市的排水系统的正常负荷所导致的。
与荷兰的海水倒灌情况,并!不!一!样!
更不要说,荷兰跟中国在气候环境、地势情况、
土壤以及城市规划这些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把荷兰的大坝、洪堤修到长江就能帮助中国减少洪水?
那你可以直接甩他一脸荷兰奶酪,告诉他别做梦了!
然后,荷兰的水利技术能不能给中国帮忙呢?
答案是可以的!
不管怎么样,水把地淹了,总是要排出去的。
如果发生洪水是不能避免的,
那么怎么样控制受灾范围、尽可能减低灾害损失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荷兰的水文情况并不简单,除了大坝之外的海水,
本身国土内纵横交错的水道也要进行规划,
城市自身的排水系统也需要建设。
这些方面,也许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案例。
在1953年的大洪水之后,荷兰就成立了一个“三角洲计划”,
为以后可能的洪灾慢慢做准备。
就在去年,这个三角洲计划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人工造浪”也在代尔夫特完成了测试。
通过三角洲水槽,荷兰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浪,
模拟海水倒灌和海啸产生的巨浪。
有什么用呢?
用来测试各种大坝是不是可靠,
研究各种抗洪设施要怎么建设。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戳下面的链接,阅读更多信息:
作者:高云邻
好吧,中国人从大禹治水到今天,
上下几千年,难道说连一个有用的治理洪水的方案都拿不出来吗?
这是个好问题,小编才疏学浅,解答不来。
但是小编看到的是,
从1998年到今天,中国在对抗洪水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至少如今在中国抗洪一线的主力,是大型机械施工设备,
而不再是98年那时的人墙:
看到这样的新闻,小编的心里是很暖的。
而且难道洪水一定会发生,就不能避免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专业的人才,其中也有中国人。
在中国洪水泛滥的时候,小编就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我们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我们的水患。但水患越来越严重,裹掉了大自然的那双脚,江河自己不能调节雨涝。
说这句话的人叫俞孔坚,他是景观设计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第一个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奖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他在2014年曾经做过一篇名为“大脚革命”的演讲,
用平实直白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其中包括他自己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实践案例。
演讲视频:
[youtube]UE6Nwr2AEHs[/youtube]
演讲全文可以戳这个链接:
作者:俞孔坚
并不是说他的方案就是中国洪水的解决之道,
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方案。
所以相比之下,
小编更愿意花时间去聆听他演讲,
去阅读和转发这样的一篇文章。
愿我泱泱华夏,风调雨顺,国富民强!
(荷乐网原创编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