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荷兰风俗文化志带你深度了解荷兰(五)尼德兰的"鲁迅"先生 ... ... ...

文|Eli1898年9月6日,荷兰首位女王威廉敏娜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登基。这是玛丽·路易丝的第六代孙女。

九天后,一个倔强的小生灵降生在莱瓦顿。他叫扬·雅各·施劳尔霍夫(Jan Jacob Slauerhoff)

Slauerhoff2.jpg
(Jan Jacob Slauerhoff)

施劳尔霍夫长在一个正统的清教徒家庭,在家里六个孩子当中排行第五。

从小身患哮喘,每年夏季发病最甚,不得不随母亲去北方岛上歇养。
虽然哮喘病最终困扰他的一生,但早年小岛经历使他对海风充满了好感,以至于激发了他对航海的热情。

也许就是他早年这种“稍微离荷兰本土远一点儿哮喘的病痛就些许减缓一些”的经历,

种下了他对海洋和他乡的渴望和他对荷兰的深恶痛绝。

中学时代身体略有好转,但是哮喘的病根儿基本上也使他告别了以运动和强健的体魄结交朋友这条路。

他在长期与病魔搏斗中凝结成的热爱自由而又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他更愿意接近那些能够表达复杂的情感纠葛能力的朋友。
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多,所以他就只有一个朋友----西门·万斯迪克(Simon Vestdijk)
两人惺惺相惜无话不谈,一如钟子期见到了俞伯牙,算是荷兰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后来这西门也不含糊,高考填志愿都和施劳尔霍夫填的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医学系。

施劳尔霍夫想必是久病成医了,大学期间根本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学业上,成日里忙着写诗搞创作,学科*成*绩也没耽误。

他的诗篇首秀发表在当时的荷兰共产党杂志《新时代》(De Nieuwe Tijd)上,不知道是不是他那首著名的《你得烂》
(原名为In Netherlands...直译应当为“在尼德兰”,此取谐译)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在尼德兰你就得烂,因此必须要有诗和远方。


“在尼德兰,我不想活,
人们始终得保有那私欲的暗礁,
只为他隔壁的美邻,
热心于在每一个墙眼儿上窥瞄。
……
在尼德兰,我不想死,
我不能以死亡破坏一块
我从没有在上面活过的湿土。
……
在尼德兰,我不想活,
人总得为某些琐事挣扎,
并心系着那些尾随着的福利。
……
在尼德兰,我不想呆,
那里太安静太温柔,

激情在那里无法犯下一个美丽的罪行。”


                    ------施劳尔霍夫《你得烂》选译



这首诗是我从一位荷兰朋友写的英文版上转译过来的。大家要相信:倘若我有荷兰语的修为,我还会译得更糟。

当然,他这种厌恶祖国的白眼狼写作风格使他在大学和社会上树敌远远多于结友,随着他的文学成就蒸蒸日上这一点就越加明显。

终于,在他*毕*业那天他十分惊喜地发现他长期积累的声望使他在荷兰这片土地上真的没法呆下去了。
于是他欣喜若狂地签订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医生的合同。从此,远方,也不再是梦。


他的好友都是当时荷兰著名的左翼作家,后来都为荷兰语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请原谅我没法一一介绍他们,因为坦白讲我对荷兰作家的确知之甚少,
房龙和安妮是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荷兰作家,但仅就他们俩都还是用英文写作,纯荷兰语的作家是我知识结构当中的死角。
也是部分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主动去了解施劳尔霍夫和他的部分作品。
他有一部长篇小说《禁国》forbidden kingdom 刚刚被译成英文,主要故事围绕中国和葡萄牙展开。
这些素材都来自于他后来的航海经历。


施劳尔霍夫的船旅生涯十分丰富,也算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他第一次出海不是很顺利,悲痛地体验了大海上的折磨。

他染上了胃病,又复发了哮喘,因此他不得不在航行结束后找些乡间的小诊所实习一下,捎带着把身体养好。
几个月后,他又签了另外一家船公司。这次远航使他来到了爪哇、中国和日本。
后来他再次随此公司出海,又到了广州、香港和日本,多次浸淫东方文化,《禁国》这部小说的概念渐渐在脑中成熟。
他第四次出海是在1928年,抵达了拉丁美洲。此后,他拿出几个月来整理自己的手稿。

Slauerhoff4.jpg

(在日本)

1929年以后他在国内的时间多了起来,渐渐开始在乌特勒支大学的皮肤病和性病诊疗机构帮忙。

1930年,32岁的他终于坠入爱河,与一位芭蕾舞老师牵手成功。不过好景不长。
1931年,他患上了感冒和肺炎,不得不举家去意大利疗养。其间,喜得贵子。
1932年,他久病未愈又踏上去南非的船队。回来后,出于健康考虑他决定移居北非。
1934年,他的病情和他与伴侣的关系极度恶化。次年,他无法忍受这两件事同时恶化,但他没能成功除掉病魔,他只好除掉了妻子。
又一年,病魔终于将他除掉了。


不难看出施劳尔霍夫也是《彷徨》《呐喊》这类的檄文斗士。

他的人生经历和志趣每每让我想起鲁迅先生,一个从疾病到大海,一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936年10月,这两位先生却都相继离开了。





作者简介:
Eli 来荷三年 现居Leeuwarden莱瓦顿  民俗历史与文化爱好者 兼 考据者
LWD2018 项目研究者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返回顶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