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
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
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
当一位荷兰画家把他绘制的肖像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
这是1905年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慈禧讲出这句英语并不奇怪,此前,她曾多次问过当时担任外务部右侍郎的伍廷芳,英语中“好”字怎样说。
说“Good”,证明慈禧对这幅画十分满意。然而,对画家来说,令客户满意的作品,一定是最真实的么?
至少,这位叫做华士·胡博(Hubert. Vos)的画家心中,大概不作如是想。如果说“Good”的慈禧太后知道他此时心中打的主意,只怕会改用满清十大酷刑来招待这位客人。
因为,这位荷兰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太后并没有见过。
华士·胡博,本名Hubert.Vos,1855年生于荷兰,在中国期间一度用名胡博·华士,但被清朝官员提醒在中国姓应在前,于是改而自称华士·胡博。
他是荷兰最出色的肖像画画家,曾为荷兰女王、朝鲜国王、李鸿章、袁世凯等绘制过肖像。他是欧洲最早开始重视有色人种肖像画的艺术家,也是唯一为慈禧画过像的男画家。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颐和园里这幅画,并不是华士·胡博为慈禧所绘的唯一肖像。
1906年,他在巴黎画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德和园所存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
展出中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幅画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文章来源:欧洲新闻联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