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爱他美评测不合格!三次“奶粉风波”究竟丢了谁的脸?

不久前,德国一家权威评测机构公布了一份品牌奶粉评测报告,报告称爱他美奶粉部分指标不合格。这个结果让一直崇尚爱他美的中国妈妈大跌眼镜,在德国也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奶粉问题又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华人因代购奶粉再一次被“躺枪”。

今年2月份,德国媒体不约而同地将话题矛头指向了奶粉和华人。奶粉质量和华人代购问题矛盾又一次被激化,从民间争论转为主流媒体舆论,展开了一场媒体、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口水大战。

风波事件一:中国人喝光了德国宝宝的奶!

2015年2月4日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德国图片报》就爱他美奶粉在德国各大超市持续断货的问题发表了一篇名为《又来了!中国人喝光了法兰克福宝宝的奶!》的文章。文章标题再次触动了中国人的神经,此文一出引发了各方强烈反应。

[attach]1100912[/attach]
本文图片均来自欧洲时报中东欧版微信公众号“维城”。

文章中称,在法兰克福的REWE等健康品超市货架上,美乐宝(Milupa)公司的产品爱他美(Aptamil)和米路米(Milumil)奶粉都已销售一空。文章中还质疑:“中国人再次来袭?”美乐宝公司发言人施托尔(StefanStohl)在文章中表示:“我们现在的产量与2013年相比早已远远翻倍。但目前的需求仍然急速上升。在短期内,这给我们的生产能力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文章随后用黑体字写道:“由于莱茵-美茵地区的出生率没有明显上升,亚洲的妈妈们再次'受到怀疑'(意为:怀疑亚洲妈妈抢购奶粉)。几年前,一次奶粉中毒丑闻后,那里的妈妈们就疯狂的爱上了德国奶粉。她们大量购买,把成公斤的奶粉寄回家乡。”

文章随后再次援述美乐宝公司发言人施托尔的话:“如今,我们正在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在互联网上为德国的家长们建立了一个保障网络。其中的过滤方法能够保证只有在德国生活的家长们才能订购产品。超过50盒的订购要求会被拒绝。同时,在各大超市也已经限购最多3罐。”

文章发出后,大部分德国人对此表示气愤或者可笑,但也有很多德国网友声援购买奶粉的中国妈妈。

[attach]1100913[/attach]

难道中国人不可以购物吗?你们这样说好像他们在偷奶粉一样。你们应该怪生产商,是他们没有做好。2013年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我换了其他牌子的奶粉。感谢上帝,在德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品牌。宝宝肯定不会饿死的。

[attach]1100914[/attach]

之前在中国发生了毒牛奶丑闻。很多宝宝中毒,还有几个不幸死亡。现在只有一家牛奶产品人们可以信任。作为妈妈的你们会如何做呢?

风波事件二:商家拒绝卖给中国人奶粉

2015年2月初,德国的《南德意志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人买不到奶粉》的报道。引发了针对中国人的又一次风波。作者总结了本次风波的三个看点:
1,德国艾森市的一家DM超市(德国一家主营健康食品和化妆品的日用超市)的售货员拒绝卖奶粉给一个中国人。
2,商家否认是种族歧视,但是承认该产品存在限购。
3,奶粉需求高,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在德国买然后运回中国。
[attach]1100915[/attach]
报道中称,一位年轻的父亲来到DM超市,急需给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购买奶粉。售货员因其长得像中国人,拒绝卖奶粉给这位父亲。最终年轻父亲找一位德国朋友帮忙卖了奶粉。随后有朋友建议起诉商家,但是这位父亲没有这样做。事后,商家声明售货员的行为和商店无关,商店不存在任何种族歧视。并对此事表示遗憾。

报道称,拒绝卖奶粉给中国人肯定不是个案,在德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类似事情。这主要是因为亚洲市场对德国奶粉的高需求影响了德国市场的供应,因而激怒了部分德国父母。德国各大超市已经规定限购,每次只能购买3罐奶粉。以此防止中国人大批购买并寄往中国,最后高出三到四倍的价格在中国市场出售。

报道中再次提到了,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该事件造成6名婴儿死亡,30多万儿童患病。此后,中国人对德国奶粉情有独钟。

奶粉短缺的问题不仅在德国,英国和荷兰等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针对限购各个国家的超市也想出了各式各样的对策。有的将奶粉存在仓库,凭票购买;有的用中文说明每人只能购买3罐;有的在包装盒上做记号;有的干脆把奶粉上了电子锁。为了限购商家也是拼了。

[attach]1100916[/attach]

针对奶粉短缺和限购问题,美乐宝公司发言人施托尔表示:店里货架上没货不等于供应紧缺!恰恰相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份产品离开我们工厂。我们的产量是前年的三倍。因为它们一上架就被卖光,所以时而会出现空的货架。我们在福尔达(黑森州)的工厂每天运营24小时,每年365天。

施托尔还表示:通过限购来避免大量的采购,好让每个母亲都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这种措施是合理合法的。至于这种措施在每家实体店是如何落实的,则由它们自己负责。

风波事件三:爱他美评测不合格

德国产奶粉一直被中国妈妈所追捧,尤其是德国美乐宝公司的爱他美和米路米系列产品。然而,2015年2月德国一家权威评测机构ÖKOTEST杂志对德国市场上的婴儿奶粉产品进行了一次评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该杂志用德国学校的评分标准对14款婴儿奶粉进行了评测。评分分6个等级,分别是1分(非常好)、2分(好)、3分(满意)、4分(及格)、5分(不及格)、6分(很差)。

ÖKOTEST将14款奶粉分成两组:有机奶粉和非有机奶粉进行评测。

有机奶粉评测结果
[attach]1100917[/attach]

非有机奶粉评测结果
[attach]1100918[/attach]

从以上评测结果看,有机奶粉中最好的是喜宝公司生产的奶粉;不及格和最差的是ROSSMANN连锁店和泓乐公司的奶粉。非有机奶粉中最好的是雀巢公司的米拉山奶粉;不及格和最差的都是美乐宝公司生产的爱他美和米路米奶粉。

ÖKOTEST杂志表示,评测结果总体上来说“非常糟糕”。只有两款产品得到了2分。另外有4款产品质量完全不及格,6款产品刚刚及格。评测结果指出,在美乐宝公司的两款奶粉中均发现了高含量的氯酸盐,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日容许摄入量。

氯酸盐到底有多危险?

ÖKOTEST杂志分析称,氯酸盐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氯化的洗涤和工艺废水也是这些污染物进入产品的原因。在婴幼儿奶粉方面,动物饲料中残留的高氯酸盐可以进入牛奶。此外,挤奶厂和牛奶加工厂中使用的含氯清洁剂也是污染源。

不管是高氯酸盐还是氯酸盐,都会阻碍人类的甲状腺吸收碘。尤其儿童,在幼儿时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对于其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氯酸盐还能破坏红血球,从而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功能。

此外,ÖKOTEST杂志表示,爱他美等婴儿奶粉厂商宣称工业生产的婴儿奶粉和母乳一样好甚至比母乳更好的广告,可能导致母亲们放弃母乳喂养,是多国法律所禁止的。这也是相关奶粉获得低评的原因之一。

美乐宝公司的回应

此次评测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备受中国家长信赖的爱他美系列产品表现糟糕。对此,欧洲时报德国版对美乐宝公司发言人施托尔进行了专访。

施托尔说:“我们和很多德国消费者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严格按照德国质量要求生产的产品,会以这种方式被贬低”。施托尔认为,相关评测没有顾及产品的整体质量,而只选出了几个侧重点。ÖKOTEST在美乐宝公司产品中测量出的氯酸盐含量“对人体健康无害”。

此外,美乐宝公司强调,ÖKOTEST杂志评测结果中记录的该公司产品氯酸盐含量仍然“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氯酸盐含量的规定。请消费者放心食用。

关于欧洲时报德国版对美乐宝公司发言人的专访,请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了解此次专访的详细内容。

奶粉风波究竟丢了谁的脸?

捧着一罐罐奶粉站在收银台前,忍受着当地顾客和店员异样或厌恶的目光,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浑身不自在。这是大部分在国外超市购买奶粉的华人都有过的经历。即使忍受着当地人的白眼和当地媒体的冷嘲热讽,仍然挡不住华人购买奶粉的热情和决心。这一切都折射出国人对国产奶粉深深的不信任和无奈。很多当地人都无法理解中国毒奶粉事件对中国人心理上的伤害,2008年那次毒奶粉事件已深深的刻在每位中国消费者的心里,让人无法忘却。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在2008年曝光后,共有包括三鹿奶粉、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等20多个制奶厂家牵扯其中。因毒奶粉而患上肾结石及泌尿科等疾病的婴儿高达二十九万多人,至少有六宗死亡病例。事件一出举国震惊,这种关乎婴幼儿食品安全事件对中国消费者信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当公信力没有了,消费者信心重建是极其困难和漫长的。

当那些不法分子往牛奶中倒入三聚氰胺的那一刻,他们不会想到7年后中国妈妈们要在外国超市里遭受别人的冷眼和媒体的攻击。在国外发生的奶粉质量和限购风波是对中国奶粉行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讽刺和侮辱。

最后小编想到了一位德国网友的话:如此强大的中国,难道没有一家让人们信赖的奶粉品牌吗?小编希望这句话能传到王健林、马云、马化腾、李嘉诚那些“爱国商人”那里,希望他们实实在在为中国老百姓做些实业,做些实在事!

当中国妈妈们在国外再次遭受白眼和冷嘲热讽时,我们应该想想,这究竟丢了谁的脸?





新闻来源:维城(欧洲时报中东欧版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